“2017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宣傳周活動”——帶你了解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知識
“2017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宣傳周活動”
——帶你了解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知識
一、抗菌藥物的定義
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由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經培養而得到的某些產物,或用化學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類似的物質,也可化學全合成。
抗菌藥主要分為八大類,其中β—內酰胺類包括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碳青霉烯類、含酶抑制劑的β—內酰胺類及單環酰胺類等;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氟喹諾酮類;葉酸途徑抑制劑類;氯霉素;糖肽類包括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大環內酯類。
二、如何正確使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不僅僅要選擇恰當,而且應該選擇合適的劑量與給藥頻次,每種抗菌藥物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應根據醫生或藥師的指導規律服用藥品,有的病人喜歡一次服用當日全部藥物,這樣使藥物在血中濃度太高,易造成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同時如果漏服藥物后也應咨詢醫生或藥師的意見而不是自行補服藥物??股貎瀯萘觿莞鞑幌嗤?,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
另外,當我們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時,體內正常菌群同樣會被殺滅或抑制。不過,其受抗生素影響的范圍大小,取決于所選用抗生素的抗菌譜的廣或窄??咕V窄的抗生素只對一種或少數細菌有活性,如青霉素G,主要只作用于陽性球菌;廣譜的抗生素可對兩種或較多細菌有活性,如頭孢曲松,可對多種腸桿菌科細菌有效;超廣譜抗生素即對多種或大多數細菌有活性,如泰能,不但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有效,而且對厭氧菌也有作用??梢?,抗生素的抗菌譜越廣,受影響的細菌也越多,受殺滅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
因此,治療感染應根據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來選用窄譜、有針對性的抗生素。這樣既可以有效殺滅病原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又可避免或減少對正常菌群的殺滅或抑制作用。
有的病人對抗生素期望值過高,使用某種抗生素一兩天后沒有明顯好轉,就要求醫生換用其他抗生素,或增加其他抗生素。治療時間的長短應取決于感染的嚴重程度、臨床反應和細菌的種類。通常對于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療程一般為5~7天,或癥狀和體征消失3天后方可停藥。如果一個普通的感冒用幾種抗生素,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還可能造成二重感染。
抗菌藥聯合使用的目的是為提高療效、降低毒性,延緩或減少耐藥性的產生。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不僅不增加療效,反而可能降低療效,增加不良反應或增加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機會,因此聯合用藥應予以嚴格控制。病從口入!很多病是吃出來的,吃也能治病哦。聯合用藥指征:混合感染、嚴重感染、一般抗菌藥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結核性腦膜炎)、容易出現耐藥的或必須長期治療的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尿道感染或骨髓炎)等。同時,應避免聯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藥。
三、公眾使用抗菌藥物的誤區
我們常說的“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藥物對病毒無效,所以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當然,有時感冒會合并細菌感染,因此如果出現高熱、咳嗽、咳痰等表現,或癥狀加重,應去醫院就診,請醫生判斷是否合并細菌感染。每種抗菌藥僅對某些細菌起到殺滅或抑制作用,必須根據病情選用合適的抗菌藥,而不能隨意用藥。
許多人將抗菌藥等同于消炎藥或感冒藥,一旦有炎癥或“感冒”,就趕緊服用。實際上抗菌藥僅適用于由細菌引起的炎癥,而對其他類型的炎癥,如過敏性炎癥(如接觸性皮炎)、變態反應性炎癥(如過敏性哮喘)等無菌性炎癥無效。同樣,抗菌藥也不宜用于治療病毒性感冒。如果濫用,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這些菌群互相制約,保持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藥物,會殺死體內正常有益細菌,引起菌群失調,招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四、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
(1)產生耐藥性:濫用抗菌藥物最大的危害就是細菌對抗菌藥物產生廣泛而迅速的耐藥性。濫用抗菌藥物的過程就是培養耐藥性細菌的過程。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和不斷增加破壞生態環境,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引起菌群失調:應用抗菌藥物(特別是廣譜抗生素)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會對體內的正常菌群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破壞人體內微生態環境的穩定,引起菌群失調、二重感染和造成內源性感染(醫院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病死率,增加醫療費支出。
(3)引起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發生:濫用抗菌藥物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發生。如肝、腎損害,藥物性營養不良等??咕幬锂a生的不良反應大都具有漸進性、積累性,故有隱蔽性,一時難以覺察,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發生致殘或致死。